当前位置: 本站主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校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发布人:组织部 |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5日 | 点击数:

5月1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汪刘送在党委组织部部长陈啸吟的陪同下,走访了全校21个职能部门及15个二级学院,并察看了教育园区校园。每到一处,汪书记与各学院及职能部门的教职工亲切交谈并表示慰问,详细询问了各学院、部门在教育教学、学科科研、管理保障等方面情况,并勉励大家要提高思想站位,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5月19日下午,校领导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分为7个调研组,深入到所联系的二级学院进行调研指导工作。校党委书记汪刘送在教务处处长孙林华的陪同下,深入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进行实地调研。实地考察了大数据教研室、嵌入式实验室和物联网实验室及地质工程教研室、工程技术中心,实地了解到基层教研室标准化建设情况、实验室建设以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并对学院今后发展提出了要突出重点、凝练特色、打造品牌,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等明确要求。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莉在校办公室主任李高的陪同下,深入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进行实地调研。实地考察了应化与新能源教研室、仿真实验室及生物技术与药学教研室、食品深加工实训室,张莉校长对今后实验室建设、教研室双基达标等进行现场指导,并对学院2020年度党建、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校党委副书记蔡之让在党委组织部部长陈啸吟的陪同下,深入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访谈询问、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到地理与环境教研室、安徽省测绘信息中心及英语专业教研室、英语师范技能实训室建设情况,并对学院今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副校长李亮在教务处副处长卓馨的陪同下,深入到音乐学院、体育学院调研指导工作。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到休闲体育教研室、运动解剖实验室及表演教研室、音乐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发展现状,并对学院今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副校长梁琦在教务处副处长蔡若愚的陪同下,深入到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进行实地调研,实地察看了机械制造教研室、机械工程中心及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文学与传媒学院实训中心建设情况,并对学院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和要求。

副校长张英彦深入到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通过听取汇报、访谈询问、实地考察方式,重点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了解旅游管理教研室、中餐茶艺实训室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王俊在纪委副书记刘文波的的陪同下,深入到数学与统计学院、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进行实地调研。实地考察了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统计调查咨询服务中心、会计学教研室、综合信息处理中心、书法学教研室、美术与设计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情况,并对学院今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5月20日上午,校领导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分为三组分别对相关二级学院、教研室、实习实训中心进行督查指导。校党委书记汪刘送、校党委副书记蔡之让在党委组织部部长陈啸吟的陪同下,深入到管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通过听取三个学院的发展与党建综合汇报,详细了解到学院校园文化、校务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以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我省实施细则、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并分别对三个学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莉,副校长李亮,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王俊在校办公室主任李高的陪同下,分别到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药学教研室、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应用教研室、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制造教研室,深入了解教学任务安排与落实、教学改革、科研成果、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并分别对三个教研室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副校长梁琦、张英彦在教务处处长孙林华的陪同下,分别到美术与设计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深加工实训室、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技术中心,深入了解管理制度、教学活动、师资队伍、教学成果、服务社会等情况,并分别对三个实验实训实习中心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看、督查指导,校领导们对各部门、各学院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充分的肯定和由衷的感谢。他们认为,各单位工作态势积极、工作举措扎实、工作成效显著,对本部门、本学院未来发展定位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新颖、信心十足。同时,他们对各部门、各学院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立足长远、服务大局、凝心聚力、主动作为;要攻坚克难、突破瓶颈,努力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科专业优势打造、硕士学位立项建设等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重点难题,创新思路,从困难中找条件,从弱项中找突破,从同行中找差距,从发展中找出路;要集聚资源、服务社会,大力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用各部门、各学院的“小目标”“小举措”共同描绘学校发展的“大愿景”“大蓝图”,共同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张玮 审核:陈啸吟 编辑:杨茂华 编号:200521